■本周头条
【01】王毅主持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并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
8月14日至15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在云南安宁举行,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主持。14日,王毅会见了泰国外长玛里、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三国外长在安宁茶叙,就柬泰边境冲突进行友好坦诚沟通。中方希望柬泰尽快重开边境口岸,并愿为边境地区扫雷等提供支持,三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柬泰外长感谢中方提供沟通机会及为缓和局势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泰方还对中方提及清除边境地雷的必要性表示感谢。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中国与柬、老、缅、泰、越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今年将迈入第10年。此次会议期间,应共同主席国泰国提议,还将举行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就地区形势和联合打击跨境犯罪等议题交换意见。王毅在与柬埔寨外长会见时,赞赏柬方开展网赌电诈清剿行动,希望其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同地区国家合力打击跨境犯罪。
此前,柬泰于7月24日发生边境冲突,8月7日在马来西亚达成停火共识,中国派员作为第三方观察员列席。专家表示,此次外长会虽为例行会议,但恰逢柬泰冲突缓和,体现了澜湄机制为地区和平稳定及共同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会议可能还将讨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等议题。环球时报2025-8-15
【02】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会见巴西地区一体化发展部长一行并签署合作文件
2025年8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京会见巴西地区一体化发展部长戈埃斯一行,就中巴区域政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双方共同关心的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巴西地区一体化发展部、驻华使馆、工业发展局、商业促进办公室、亚马孙银行等代表参会。会后,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巴西联邦共和国地区一体化发展部关于开展区域政策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众号2025-8-15
【03】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逆势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合作韧性。这一时期,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热门投资目的地涵盖东南亚、中东、中亚和拉美国家。同时,中企在共建国家宣布的交易金额达101亿美元,同比翻倍,占海外并购总额的52%,尽管并购数量同比下降20%至79 宗,但金额的大幅增长体现出投资更注重质量和效益。
从长期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成果丰硕,2021-2024年货物贸易从2.7万亿美元增至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整体贸易比重从45.3%升至 50.7%,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51.8%;2021-2025年上半年双向投资超2400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共建国家投资超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800亿美元。中国与马来西亚、印尼的 “两国双园” 等项目成为产业合作典范,充分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的互利共赢,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中国经营网2025-8-15
■出海商讯
【04】2025年跨交会启幕,千企齐聚共探外贸新动能
2025年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于8月15日在广交会展馆举行,本届展会以“外贸新动能,数字新未来”为主题,在多方面超越往届,首次设立跨境电商AI、出海社媒、合规出海三大主题专区。跨境电商AI专区聚集优秀AI技术服务商,覆盖多关键领域;出海社媒专区汇聚全球主流社交媒体及营销机构等,助力企业构建海外品牌与流量矩阵;合规出海主题专区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强化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此外,多个平台展位面积显著增长。产业带联合参展成亮点,生态链服务商也积极参与。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行业因同质化陷入价格竞争,需整合资源释放协同价值,品牌升级、合规运营成共识,还需拓展新兴市场,同时在实操中采取前置备货、适配本地消费习惯等策略。南方网2025-8-15
【05】中企承建的罗马尼亚31.8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竣工
8月12日,由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平高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罗马尼亚31.8兆瓦光伏电站,在克勒拉希县斯特凡大公村举行竣工仪式。中国驻罗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宋先茂致辞称,该项目是中罗深化新能源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成功范例。电站按“安全、高效、绿色、创新”理念建设,投运后年发电量42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运行周期25年,将显著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助力罗马尼亚绿色低碳转型。新华社2025-8-15
【06】陕西中行为省内企业提供跨境融资超150亿元
自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召开以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简称陕西中行)将中亚作为重点地区,以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出海”。在乌兹别克斯坦,由中国西部水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安集延西部水泥生产线项目的过程中,该行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账户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为企业节约了5%的利息相关税费。截至目前,陕西中行已累计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超150亿元,为40多个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提供了融资兴趣函或意向函。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2025-8-15
■城市动态
【07】赣鄂湘三省推进区域协同标准一体化发展
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湖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举措〉推进长江中游三省区域协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强化高位战略协同,组建“长江中游三省标准化战略合作联盟”;促进规划与政策一体化;共建标准体系,围绕农业农村、生态文明、消防安全等领域先行先试,共同制定和实施一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意见还提出,推动标准实施监督体系联建,探索建立长江中游区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形成“政府+行业+社会”的三方协同监督的区域标准实施监督模式。推进高水平开放与人才共享,促进优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下一步,三省市场监管局将推进政策落地生效,加快研制一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为破解地方标准“清存量、控增量”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人民日报2025-8-8
【08】深圳出台“十六条”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近日,为落实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部署,加快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深圳重磅出台《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用“真金白银”精准发力,抢占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制高点。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的数字创意产业已稳居“领头雁”位置。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是深圳基于科技创新基因与开放文化土壤,系统性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举措,围绕核心技术突破、重点产业壮大、创新生态构建等,大力发展游戏、影视动漫、微短剧、演出、科幻等重点产业提出16条具体措施,全力提升文化产业“硬核力”与全球“竞争力”。深圳特区报2025-8-15
【09】天津出台实施方案,19项重点任务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天津市政府日前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夯实基础、壮大主体、扩大开放、完善治理、强化保障五个方面部署19项重点任务,目标到2029年数字交付服务贸易占比升至45%以上,跨境电商规模及占比同步提升,基础设施和规则对接达国际高标准。方案明确五大路径:培育数字文化出口品牌,支持自研产品出海;开放金融、医疗场景,发展数字金融、远程医疗与“数字保税”;鼓励算力平台化,扩大技术出口;提升跨境电商综试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依托“单一窗口”建智慧口岸,完善“津港通”航运服务。天津将依托天开高教科创园孵化优质企业,支持龙头设立海外节点、参与标准制定,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落户,创建国家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打造特色产业带、园区,全面推进直播电商、即时零售、在线文娱等新业态,形成对外贸易新动能。中国新闻网2025-8-15
【10】《医疗广告认定指南》发布,助力精准打击相关违法行为
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广告的定义、发布主体、认定原则、具体情形以及部门协同等方面的规定。《指南》对不构成医疗广告的情形进行了细化,同时列举了借医疗信息公示和医疗健康科普变相发布医疗广告的具体情形,并对市场监管部门与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间的线索移送、情况通报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人民网2025-8-14
【11】支持设备更新,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补助资金下达完毕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近期,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住宅老旧电梯、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粮油加工、安全生产、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人民网2025-8-14
【12】三部门: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贴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实施方案称,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新华网2025-8-12
■湾区创新
【13】广州南沙推出88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建设
8月13日,《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推出88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据南沙区政府介绍,《实施方案》围绕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保障措施等7个方面,提出了88条落实举措。中国新闻网2025-8-14
【14】广东三部门联合出台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新机制
8月1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碳排放配额担保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为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提供系统化的司法保障。此次出台的《意见》从争议处置、减排激励、评估监督到担保创新等多方面,提出了13条具体规定,有效破解了规则分散、风控薄弱等关键瓶颈,系统性打通碳资产金融化堵点。中国新闻网2025-8-13
【15】今年前7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增长4.3%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7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5.4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3%,增速快于全国0.8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1%。民营企业占比超六成,外资企业增速最快。对东盟、中国香港、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表现良好。前7个月,东盟为广东第一大贸易伙伴,广东对东盟进出口8892.3亿元,增长5.8%;中国香港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6754.8亿元,增长8.5%;欧盟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6430.5亿元,增长7.8%。同期,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1万亿元,增长4%,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9%。南方+2025-8-12
■国际交往
【16】今年前7个月河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超2000亿元
石家庄海关14日消息,今年前7个月,河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85.3亿元,其中,出口1307.6亿元、进口777.7亿元。7月当月,河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56.3亿元,同比增长15.5%,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今年前7个月,河北对巴西进出口295.3亿元,同比增长2.6%;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分别进出口78亿元、7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9%、36.1%;对几内亚、阿曼分别进出口73.6亿元、7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5%、502.2%。中国新闻网2025-8-14
【17】挖掘区域增长新潜力,RCEP经贸合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近日,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RCEP经贸合作座谈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越南、印尼、菲律宾、日本、柬埔寨等RCEP成员国驻华使馆商务官员出席座谈交流,分别介绍了RCEP实施以来,区域开放给本国带来的机遇以及本国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合作情况。与会者认为,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召开此次座谈会具有及时性,有益于各方进一步了解RCEP各国经济情况和关切,便于开展合作工作,应充分利用RCEP各国的产业互补性来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挑战。中国新闻网2025-8-14
【18】今年前7个月上合示范区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26.1%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上合示范区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532.6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出口268.8亿元,增长21.5%;进口263.8亿元,增长31.0%。上合示范区产业集聚优势推动出口快速增长,冰箱、洗衣机等机电产品出口值增长13.8%,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值增长27.6%。同期,示范区充分发掘海外资源,积极拓展进口品类,把远东地区的海鲜、中亚地区的干果和乳制品搬到国内居民的餐桌上,冻鳕鱼、辣椒干等农食产品进口超80亿元,同比增长14.7%。央视新闻网2025-8-11
■全球经贸
【19】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7%
据海关统计: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6月加快1.5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同比增长4.8%。今年前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前7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29万亿元,增长9.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7%;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35万亿元,增长3.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3.29万亿元,增长5.5%。人民网2025-8-14
【20】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60%
8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以鸿蒙系统为例,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了“智能中枢”。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突破。中国新闻2025-8-14
【21】关税影响消费者成本,美国7月通胀压力持续
美国劳工部12日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与6月份涨幅持平。报道称,美国7月份通胀压力维持6月份以来的上升势头。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已开始影响消费者成本。经济学家表示,关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一些零售商一直在囤积库存,以延缓关税带来的冲击并保持价格稳定。但此次物价上涨表明,企业已开始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中国新闻网2025-8-13
■本周专栏:世界机器人大会观察
【22】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人形机器人企业参展数量创新高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主办,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汇聚200余家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遴选出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农业生产等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提供明确路径指引。人民网2025-8-11
【2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促产业发展销售额超2亿元
此次大会在机器人产业促进、应用推广等方面作用显著,会期累计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销售额超2亿元。此次大会汇聚了220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其中核心零部件企业60家,集中展示了1569件产品,融资金额共达14.81亿元,促进了产业发展。共有123款新品在大会期间亮相,集中呈现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大会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机器人出海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启动“具身智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具身智能机器人实训平台建设推进计划”等6项人才计划。新华网2025-8-13
【24】四大趋势勾勒机器人产业新图景
2025年的WRC,不再只是机器人秀场,更是一场产业集体对“商业落地”的动员:展品更丰富、场景更贴近现实、价格更接近普及、技术更奔着应用去。趋势一:新品更密、链条更全,核心零部件厂商加速涌入。除了优必选、越疆、宇树这样的整机厂商,越来越多的核心零部件企业也带着最新成果进入机器人领域,补齐“眼睛”“大脑”“手脚”等关键环节。趋势二:从秀场到工厂,机器人开始“真干活”,越来越多展台直接将机器人放进模拟真实的作业场景。趋势三:性价比战打响,但低价只是表象,价格下探并不意味着它们已准备好全面商用。宇树科技坦言,当前最大瓶颈是AI模型泛用性不足,离真正“上岗干活”还需数年打磨,这波低价策略实为开发者铺路。趋势四:VLA模型热度飙升,冲击“最后一公里”。从零售到工业,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潜力显而易见;但VLA只是“大脑”,要真正落地必须与感知、运控、模型量化等模块深度结合,才能真正打通机器人进入物理世界的“最后一公里”。深圳商报2025-8-13
*本资讯由蓝迪国际智库联合国浩律师事务所共同呈现,每周更新。
*资讯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报道,不代表蓝迪国际智库或国浩律师事务所立场,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