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头条
【01】王毅同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会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21日在京同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举行会谈。
王毅说,双方以佩列沙茨大桥为代表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要以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新进展。要加强多边协调配合,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希望克方继续为促进中欧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拉德曼表示,克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克方支持推动欧中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愿继续积极支持并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愿同中方加强多边协作。新华社2025-7-25
【02】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正草案提出,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此次修正是因经济社会发展、价格改革深化及新形势下价格调控监管新要求,旨在巩固改革成果。修正草案共10条,涉及完善政府定价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等。新华社2025-7-25
【03】七部门部署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记者18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从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简化再投资新设企业有关办理流程、便利外汇资金使用、畅通相关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并落实支持政策等方面,多维度促进外资企业更好在中国市场持续深耕、长期发展。
通知明确了鼓励措施的适用情形,并对推动开展外资企业境内投资信息报告试点、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优化促进外商投资的评价方式等提出了要求。
据悉,通知是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文件,有利于各有关方面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加强协调和指导,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新华社2025-7-25
■出海商讯
【04】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6000项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20日在北京闭幕。本届链博会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数据显示,链博会举办三届来,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本届达到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大批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积极参展,25家国际组织观展参会,172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在当天举行的第四届链博会参展签约仪式上,霍尼韦尔、GE医疗、西门子、康宁、住友电工、中兴通讯、阿里巴巴、赛力斯、稳健医疗等102家中外企业和机构签署参展意向,比去年现场签约数量增加50%。新华社2025-7-25
【05】中马电子行业对接会探讨合作新机遇
7月23日,由中国商务部亚洲司与马来西亚槟城招商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马来西亚电子行业对接会暨宣介会在槟城举办,中马两国政府官员、企业及商协会代表等近200人出席活动,共同探讨两国电子产业合作与发展机遇。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尹刚在致辞中表示中企在马投资新兴领域成合作亮点,期待与会各方充分利用对接会契机,加强沟通交流、挖掘合作商机,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槟城分会主席李忠利介绍当地电子产业优势并期待中企投资。此次有40余家中资关联企业参会,设“两国双园”专题宣介及企业洽谈环节,旨在推动双方电子产业合作。新华社2025-7-25
【06】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增长5.4%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实现进出口8.16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4%,比重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展现出长三角外贸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为应对外部环境,长三角五大直属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建立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推广供应链安全评估模式,惠及先导产业;上海海关牵头制定了《长三角海关跨关区通关业务联系配合办法》,建立联络员队伍,畅通申报地与查验地海关、口岸与属地海关的联系沟通渠道,提高疑难问题处置效能。新华社2025-7-25
■城市动态
【07】“AI超级联赛”在南宁启动,致力为千行百业打造“最强大脑”
7月19日,以“AI广西AI中国AI东盟” 为主题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在南宁启动。大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政企校多方共同参与,致力于打造一场国际性、专业性、高水平赛事。大赛从7月持续至11月,面向国内和东盟各界开放报名,包括行业头部企业、初创团队、科研院所、个人开发者等,不设参赛门槛。大赛设置“场景突围”应用创新赛、“揭榜挂帅”产业命题赛、“AI大家创”全民挑战赛三大赛道,聚焦AI+汽车、文旅、农业等17个重点领域,挖掘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中国新闻网2025-7-25
【08】2025全国产融合作大会在四川宜宾召开
7月24日至25日,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宜宾开幕。来自国家部委、金融机构、产业龙头等的千余名代表齐聚宜宾,共探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开幕式上发布了“支持新型工业化创新金融产品矩阵”等金融“工具包”,并签约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宜宾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推动产业向 “一蓝一绿”转型,优质白酒、动力电池等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起步,为产融合作提供巨大空间。宜宾通过出台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搭建平台等举措推动产融合作,助力企业融资和产业升级。本次大会上,包括四川省18个重点产融合作项目在内的签约,将进一步推动当地及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日报网2025-7-25
【09】2025年上半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额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5%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宏观审慎管理部副主任施建东24日表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持续增长。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额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国比重为46.5%,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上海与东盟、RCEP 成员国、“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分别增长 10.7%、7.5%、17.3%。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继续顺应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落实各项便利化政策,持续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上海经济提质增效。中国证券报2025-7-25
【10】2025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截至目前,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基本下达完毕,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社会民生、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灾后应急恢复等领域项目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优化投向领域,二是提高支持比例,三是抓好项目建设。新华网2025-7-24
【11】商务部推广新一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经验做法
近日,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复制推广新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经验的通知》。《通知》在数字领域,总结推广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创新“来数加工”模式、建立粤港澳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创新数据托管服务模式等4条经验。在金融、文旅等领域,总结推广优化商业价值评价标准用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打造多跨协同文旅市场治理体系等2条经验。在知识产权、劳动仲裁等领域,总结推广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全流程在线解决机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港澳全流程参调参审机制等2条经验。人民网2025-7-24
【12】五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民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共同开展为期半年的2025年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行动,推动老年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出,建设老年群体行为特征数据库,引领老年用品发展新潮流、新趋势,鼓励企业开展前沿技术、核心部件攻关,扩大智慧健康适老产品及服务供给;建立优质老年用品企业清单,实施梯度培育;加快基础共性标准和养老照护、日用辅助、适老化家居、智能可穿戴、智能健康监测等重点产品标准研制。新华网2025-7-23
■湾区创新
【13】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深入实施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贯彻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政策举措》工作方案,目前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突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充分发动华为、比亚迪、腾讯、美的、大疆等中国500强榜单头部企业,动态募集120多万优质岗位。南方网2025-7-24
【14】2025年第三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惠州举行
7月22日,2025年第三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于惠州举行。自2024年启动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已在广州南沙、东莞滨海湾新区、香港及珠海成功召开过4次会议,有力推动了三地企业界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汇聚三地工商力量。本次圆桌会议由广东省贸促会、中国贸促会驻香港代表处、中国贸促会驻澳门代表处主办,惠州市贸促会承办,57家圆桌会议机制成员单位代表、特邀政府机构代表、特邀嘉宾等约120人出席活动。南方+2025-7-23
【15】118家大湾区企业上榜中国500强
7月22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共118家企业上榜,占比高达23.6%,其中,大湾区内地城市有75家企业上榜,港澳共43家企业上榜,排名最高的企业是中国平安。总体来看,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4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4.2万亿美元;净利润达到756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7%。据统计,今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的大湾区企业中,有14家企业排在榜单前100名;湾区的上榜企业多分布在互联网与通信设备、车辆与零部件、银行与金融、电子和电气设备、房地产等领域。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2025-7-22
■国际交往
【16】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新华网2025-7-24
【17】中欧班列东通道上半年出入境班列近2500列
2025年上半年,经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班列达2444列,发送货物252340标箱。中欧班列东通道由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组成,截至目前通行线路已达27条,可通达波兰、德国、荷兰等14个国家,通往我国长沙、郑州、成都、苏州等60余个城市,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互惠的重要载体。新华网2025-7-23
【18】上半年福建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超3000亿元
据厦门海关21日消息,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规模达3044.9亿元(人民币,下同),占该省同期进出口总值33.1%。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日本是福建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主要市场。从进出口增速看,上半年,福建对柬埔寨、新西兰、越南进出口增速位居前三。民营企业在福建对外贸易中“主力军”作用持续发挥。上半年,福建民营企业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827.9亿元,占同期该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值的六成。船舶和平板显示模组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商品。中国新闻网2025-7-21
■全球经贸
【19】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泉州开幕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泉州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致辞。
本次论坛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福建省人民政府承办,主题为“数智海丝: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来自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及13个国际组织的600余名嘉宾参会。人民日报2025-7-25
【20】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IEC国际标准《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光伏直流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为分布式光伏开发与新型配电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全球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南。该国际标准聚焦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的典型场景与关键技术,系统梳理了全球范围内相关典型工程案例,总结了光伏直流接口装备的技术演化规则,明确了低压直流系统在系统控制、故障响应及稳定运行等方面的技术指标要求。人民网2025-7-23
【21】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签约金额超2100亿元
7月20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与会各方围绕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特色轻工产业等领域积极开展专题推介、政企对接、项目签约等活动。数据显示,本次活动共促成签约项目296个,签约金额2173亿元。
今年是广西连续第三年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此前两年举办的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中签约项目共716个、签约额6966亿元,目前已有505个项目履约落地,361个项目开工建设,127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华网2025-7-20
■本周专栏:海南自贸港迈向新起点
【22】2025年12月18日启动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7月23日,发改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现阶段封关政策措施,并将于全岛封关之日起施行,这些措施可概括为“四个更加”: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人民网2025-7-24
【23】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货物税收政策发布
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时的货物税收政策。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安排: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还有自由贸易港内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经“一线”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外的货物,可免征进口税收。“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在免进口税收条件下进行流通。对属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货物,在加工增值达到或者超过30%时,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上述措施将带来三方面明显变化:一是“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二是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三是政策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中国新闻网2025-7-23
【24】国家发改委: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等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会上表示,按照现阶段的封关制度设计,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大家到海南岛出差、旅行,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中国新闻网2025-7-23
*本资讯由蓝迪国际智库联合国浩律师事务所共同呈现,每周更新。
*资讯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报道,不代表蓝迪国际智库或国浩律师事务所立场,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