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国浩蓝迪一带一路投资与法律资讯 第202436期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11日

重要新闻
 
【01】李强出席第27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老挝万象出席第27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
        李强表示,过去一年,10+3各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同时发展也还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亚洲国家有共同的家园、利益和机遇,更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面向未来,中方愿同东盟、日韩等亚洲各国一道,树牢亚洲意识,弘扬东方智慧,朝着构建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稳步前行。
        与会国家领导人表示,当前世界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10+3合作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面临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契机。各方应紧密团结、协调行动,坚持多边主义和亚洲共同价值,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全面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经贸、投资、金融、数字经济、公共卫生、人文、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韧性,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新闻网2024-10-11
 
【02】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
        记者10日从商务部获悉,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当天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发表《中国—东盟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的联合声明》。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3.0版升级涵盖9个领域,既包含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现有领域,也包括双方具有巨大合作潜力的新兴领域,具体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上述成果的达成,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谢希瑶/新华社2024-10-11
 
【03】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2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组建了由17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工作。工作专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梳理问题,组织专家研究,分赴地方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深入论证,数易其稿,之后送53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工作专班对各方面提出的近千条意见,逐条研究、吸收采纳,再行组织专家论证,与有关方面反复沟通协调,修改形成草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工作专班对标全会精神,对草案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新华社2024-10-11
 
项目资讯
 
【04】中企承建的秘鲁钱凯隧道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当地时间9日下午16点30分,由中国中铁十局承建的秘鲁钱凯隧道最后一板衬砌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标志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钱凯隧道全长1839米,浅埋段长达1168米,占隧道全长的63.5%,最小埋深仅为6.6米。隧道下穿泛美公路、考古保护区、教堂、学校及多个居民社区。隧道穿越数条地质断层,对施工工艺和安全管控要求较高。
        钱凯隧道项目是备受瞩目的秘鲁钱凯港关键的配套工程。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湾内,由中企控股和投资开发,是中国和秘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拉美地区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王钟毅、席玥/新华网丝路 2024-10-11
 
【05】中国援巴勒斯坦拉姆安拉道路延长项目开工
        中国援巴勒斯坦拉姆安拉道路延长项目开工仪式6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举行。
        巴方出席嘉宾高度赞赏巴中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由衷感谢中国帮助,愿同中方推动项目早日竣工,造福巴民生福祉。根据中国和巴勒斯坦国两国政府2023年6月达成的换文规定,中方同意帮助巴方实施拉姆安拉道路延长项目。该项目由3条市政道路组成,总长度约2.776公里,建设工期为12个月。黄泽民/新华社 2024-10-11
 
【06】中企承建非洲最长矮塔斜拉桥成功合龙
        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国土木和中铁十五局联合承建的坦桑尼亚马古富力大桥主桥6日顺利合龙。至此,这座非洲最长矮塔斜拉桥实现全线贯通,全线竣工通车进入倒计时。据了解,马古富力大桥全线合龙后,将开展沥青摊铺及附属工程施工,预计将于今年底竣工通车。华洪立/新华社2024-10-11
 
地方动态
 
【07】第136届广交会 参会境外工商团组较上届同期增长12%
        记者从商务部今天(10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10月9日,已有12.5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第136届广交会,且数字化智能产品将较上届增长300%。
        据了解,预注册的采购商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75.7%,金砖国家占20%,经合组织成员国占17.7%,RCEP成员国占16.4%,中东国家占13.4%,欧美国家占12.5%。
        第136届广交会将举办约400场新品发布活动,涵盖工业制造、车辆等13个行业。还将发布《电子电器产品出海东南亚市场白皮书》《工具产品欧美市场消费趋势报告》《中国品牌出海发展报告》等研究报告。刘颖、高媛/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1
 
【08】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汇众智”
        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8日正式开放社会注册。本届论坛以“坚持高水平开放,共促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主题,邀请来自政界、国际组织、商界、学术界的全球知名领军人物,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本届虹桥论坛选取“气候变化”“全球南方”“WTO三十周年”“国际标准合作”“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消费提质升级”等热点话题,紧紧围绕虹桥论坛促进全球开放、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发挥国际公共产品作用的功能定位,为促进全球开放和发展贡献智慧。周蕊、雷蕾/新华社2024-10-11
 
【09】“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渝举行
        10月8日,“一带一路”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埃塞俄比亚、白俄罗斯、文莱、黑山、缅甸、俄罗斯、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部分高校,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高校的15位校长,围绕“大学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角色与责任”“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一带一路’大学的机遇与挑战”两大议题,共同探讨高校如何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促进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建设。李志峰/重庆日报2024-10-11
 
RCEP专题信息
 
【10】RCEP红利持续释放,中国东盟互利共赢步入新阶段
        10月9日,第44届和第45届东盟峰会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幕。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第27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会上,李强总理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努力,共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未来。一是构建立体联通网络,积极推进基建合作,加快签署和实施3.0版自贸协定。二是扩大新兴产业合作,深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潜力,推动产业加快转型。三是深化人文交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在地区落实落地。
        9月24日下午,RCEP经贸合作高端对话举办。围绕进一步升级RCEP规则标准、拓展合作领域、扩大成员范围、RCEP实施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相互促进等进行对话;并发布RCEP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章程。
        双方谈判团队已经制定了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前的工作计划,将加快完成升级议定书制订、文本法律审核、国内程序履行等后续工作,为2025年签署协定做好准备。会议通过《中国—东盟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的联合声明》等成果文件。中国新闻网2024-10-11
 
【11】今年前三季度,郑州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量同比增长19.7%
       10月8日,郑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5291份、货值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6.8%;全省RCEP项下进出口商品享惠货值20亿元,同比增长12.4%。同时,申请RCEP签证的出口企业数量达362家,同比增长11%,超2022年全年签证企业数量。
       今年以来,郑州海关已经联合11个直属海关为黄河流域九省(区)近千家企业开展多次‘促企尽享惠,聚力黄河行’RCEP政策宣讲活动,助力企业尽享关税减让红利,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大河网2024-10-11
 
【12】天津市(滨海高新区)RCEP综合服务示范区启建
       日前,天津市(滨海高新区)RCEP综合服务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旨在为滨海高新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间的合作,扩大贸易和双向投资规模,推动要素自由流动以及营商环境改善。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1至8月,天津市的企业在22个自贸协定项下的享惠进出口货值达419亿元,获得直接关税减让18.6亿元。天津日报2024-10-11
 
上合专题信息

【13】26个上合组织国家首次全部参展第31届杨凌农高会
       10月25日至29日将举办第31届杨凌农高会,本届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在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专题展中,26个上合组织国家将首次全部参展参会;同时邀请到20余个上合组织国家使领馆、商协会参展参会,将在会期举办6场产业交流、政策推介、产销对接等活动,举办6场次上合文化交流展示活动。金台资讯2024-10-11
 
【14】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常驻上合组织秘书处代表吹风会举行
       9月27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常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代表在秘书处举行吹风会,介绍俄白两国总统在今年7月阿斯塔纳峰会上提出的欧亚安全领域相关倡议。
       吹风会上,俄方常代斯捷普金娜和白方常代里亚布采夫介绍了两国为维护欧亚地区局势稳定,构建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可持续安全新架构方面的立场;并指出增强上合组织的潜力和国际威望是俄白两国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会上还讨论了第二届欧亚安全高级别国际会议的内容和筹备工作。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2024-10-11
 
【15】第863列,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开行量已达去年总量
       10月9日,上合示范区今年开行的第863列中欧班列,标志着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去年全年发运总量。今年以来,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延续强劲发展势头,前9个月累计开行843列,同比增加16.6%。
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32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的54个城市,在全国首开中俄双向冷链、冷鲜蔬菜等10余条特色班列,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4000列,构建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青岛日报2024-10-11
 
粤港澳专题信息
 
【16】大湾区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首场宣贯培训会在东莞市虎门镇举办。近年来,广东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深港)计量检测认证发展促进联盟制定发布了2项大湾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技术标准及实施规则、45个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95家企业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一体化、一站式服务,获得231张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其中,22家电池及储能行业出口企业获得58张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南方日报2024-10-11
 
【17】广东将打造规模超万亿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
       10月9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创新机制、提升产品、集聚产业、营造环境等提出38项重点任务和举措,力争到2027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医药工业规模超5000亿元。
       《方案》提出运用“港澳药械通”政策,加快扩大指定医疗机构和产品范围,支持大湾区内地九市对接港澳生物医药产业。2023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营收6638亿元,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1。许青青/中国新闻网2024-10-11
 
【18】内地与香港签署《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
       10月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当天与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共同签署《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该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并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继2019年首次修订后,对《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再次修订。 此次修订结合了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业界的诉求,在金融、电信、建筑、旅游等领域,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对香港服务提供者的准入门槛,便利其在内地就业执业;部分开放措施将在大湾区率先实施,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对接、规则衔接。新华社2024-10-11
 
国际观察
 
【19】我国前8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3%
       10月10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前8个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48865.6亿元,同比增长14.3%。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增长:前8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8973.7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0772亿元,同比增长3.1%,增长较快的领域有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增幅分别为13.8%、10%;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8201.7亿元,同比增长6.2%,增长较快的领域有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增幅分别为35%、12.7%。旅行服务增长迅猛。前8月,旅行服务进出口13336.4亿元,同比增长45%,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王俊岭/人民网2024-10-11
 
【20】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引多方反对
       欧盟委员会10月4日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已获成员国必要支持。该决定一经公布,便遭到欧洲多方反对。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投票前表示,德国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举措,这将损害欧盟自身竞争力。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奔驰等均强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做法”,是对欧洲汽车工业发出的“致命信号”。 德国最大交通协会全德汽车俱乐部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9%的受访德国民众愿意购买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人民日报2024-10-11
 
【21】巴西外长:近30个国家申请加入金砖
       巴西外交部长毛罗·维埃拉10月9日表示,近30个国家已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维埃拉称,金砖国家将在下一次峰会期间决定指导该论坛扩员的规则。下一次峰会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城市喀山举行。这将是该合作机制五个新成员参加的首次峰会。与此同时,维埃拉表示,巴西赞成创建一个与金砖国家有联系的国家门类,并制定一系列规则来确定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扩员进程。
       报道称,金砖国家今年正式增加了五个新成员: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古巴、土耳其以及多个东南亚国家提出了加入这个新兴国家集团的申请。参考信息网2024-10-11
 
本周专栏:创新成就熠熠生辉
 
【22】中国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报告认为,全球创新指数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表现出积极趋势,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全球创新的新引擎。报告表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网2024-10-11
 
【23】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突破3.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3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4%,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目前R&D经费占全社会比重水平接近美国(79.0%)和日本(79.4%),高于德国(67.4%)、法国(65.8%)等欧洲国家。R&D经费投入持续加大,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人民网2024-10-11
 
【24】22家创新企业跻身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13家来自中国
       世界经济论坛10月8日宣布,22家创新制造企业加入全球灯塔网络,其中有13家来自中国,至此这一网络的成员数量由此达到172家。新晋的灯塔工厂平均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这归功于他们实施的各类数字解决方案,如互动式培训计划、智能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以及将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融为一体的自动化系统等。
       19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灯塔和3个可持续灯塔分布在10个国家,包括中国、捷克、德国、印度、墨西哥、新加坡、瑞典、土耳其、瑞士和越南。13家来自中国的新晋灯塔工厂有获得“可持续灯塔”称号的工业富联(深圳),获得单一“灯塔工厂”称号的阿斯利康制药(无锡)、通用电气医疗(北京),以及获得“端到端灯塔”称号的海尔(胶州)空调等。北京日报2024-10-11
 
*本资讯由蓝迪国际智库联合国浩律师事务所共同呈现,每周更新。
*资讯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报道,不代表蓝迪国际智库或国浩律师事务所立场,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参考。

 


第一篇
下一篇:国浩蓝迪一带一路投资与法律资讯 第202436期